1949年,国民党节节败退,眼看就要失势,桂系军阀白崇禧想起了以前被忽视的一个策略,便着急发给了蒋介石,这个计划一旦实施,要么绝处逢生,要么万劫不复。
堂堂的“小诸葛”,建议部队跑到越南去打胡志明,这个计策为什么没有得到实施?
蒋介石对白崇禧的感情很复杂,爱他的才华,恨他的桀骜,更忌惮他的实力。北伐战争中,蒋介石曾让白崇禧参与指挥,在国民革命军遭到北洋军阀攻打的千钧一发时刻,他率领军队成功保护了南京,展现出色的军事能力。
本以为这会让蒋介石刮目相看,可功高震主的结果,就是被忌惮。1929年初,南京各集团军就被蒋介石解散了,得知消息的白崇禧万分不解,没给领导面子,就生气离开了。后来在抗日战争时期,迫于形势,蒋介石又采用了“温柔”攻略,两人这才缓和了矛盾。
1949年,代总统李宗仁自知国民党失败已成定局,看透蒋介石为人的他一气之下跑到了美国。白崇禧不顾李宗仁劝告,选择继续跟随蒋介石,还想着国军能够反攻大陆,开始为蒋出主意,其中就包括攻打越南的计划。
白崇禧的想法是这样的,既然大陆守不住,那就让孙元良这些四川将领在当地打游击、捣乱,吸引注意力。同时,把主力部队拉到越南去,剿灭胡志明部,占领越南北部。
这个计划的精妙之处在哪里?一旦占领越南,国民党就有了新的根据地。如果我党敢追到越南来,这场内战就会变成国际战争,到时候,美国肯定不会袖手旁观。就这样先在越南站稳脚跟,借助国际力量,等待时机反攻大陆。
看完信的蒋介石没有立即表态,只是要求在越南的部队注意军纪,切记不要发表什么政治言论。有人说,攻打越南的计划其实已经被默认了,仔细想想,除了这个疯狂的计划,他们似乎也没有别的选择了。
听起来很美好,可这个计划真的可行吗? 其实蒋介石心里很清楚,这个计划的成功率微乎其微。1949年的国民党军队,早就不是当年北伐和抗日时的铁军了,连续的败仗让士兵们失去了斗志,将领们也人心涣散。
让孙元良这个“逃跑将军”在四川打游击,就是在开玩笑,他跑得比谁都快。越南还是法国的殖民地,法国会让中国军队在自己的地盘上撒野,想想就不可能。
就算法国同意合作,肯定要狮子大开口,最关键是胡志明得到了当地人民的支持,这种人心齐的力量,是任何外来军队都无法抗衡的。
其实,“入越计划”不是白崇禧的原创,早在衡宝战役期间,桂系内部就有人提出过类似的建议。当时的白崇禧不屑一顾,非要等美国的援助,结果却节节败退,成了光杆司令,这时候他才想起了这个曾经被否定的方案,时机已经错过了。
白崇禧的计划破产,本人也被迫退守台湾,更讽刺的是,到了台湾后,蒋介石立即对他进行了监控。在白崇禧的公馆对面,蒋介石专门设立了一个派出所,24小时监视这位昔日战友,这就是政治的残酷。
1966年,白崇禧在台逝世,死因不明,尸体发绿,有人说他是被毒死的,有人说他是病死的。真相如何,已经不重要了,国民党的失败,不是因为缺少军事天才,而是失去了人心。
比较好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