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跟几个做外贸的朋友聊天,聊到俄罗斯和印度那笔卢比的事儿,大家都挺感兴趣的。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的,今天就跟大家掰扯掰扯。
话说2022年俄乌冲突一爆发,西方国家跟约好了似的集体制裁俄罗斯,欧洲那边直接砍了俄罗斯石油进口量。俄罗斯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,得赶紧找新买家啊。这时候印度站出来说:“哥,咱这儿有卢比结算,石油管够!”两边一拍即合,俄罗斯石油哗哗往印度运,印度卢比也哗哗往俄罗斯账户里流。
可问题来了,这卢比在国际上跟“偏房”似的,没多少人认。俄罗斯手里攥着几百亿卢比想花都花不出去。想买印度商品吧,印度怕美国制裁,不敢大规模收卢比;想换别的货币吧,又处处受限。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都公开吐槽:“这钱搁手里跟废纸似的,急死个人!”
中国这时候可没闲着。俄罗斯不是缺铝吗?咱中国帮着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建了个氧化铝厂,年产能三万吨,直接解决了俄罗斯铝产业的原料短板。俄罗斯一看,这招儿灵啊!于是转头就用卢比在印度买氧化铝,买完加工成铝材再卖给中国和东南亚,形成了一个“印度买油、俄罗斯买铝、中国买成品”的三角循环。
你别说,这招儿还真管用。2024年俄罗斯往印度基建和证券市场砸了快40亿美元,军火贸易也顺带手解决了40亿卢比的消耗。塔塔集团、信实工业这些印度大企业接单接到手软,本土制造能力噌噌往上蹿。俄罗斯铝业巨头Rusal更会来事儿,直接花2.4375亿美元买了印度先锋铝业26%的股份,还打算把持股比例提到50%。先锋铝业在印度南部有个年产量150万吨的氧化铝精炼厂,Rusal这波操作直接把原料成本压下来不少——毕竟以前从中国进口氧化铝又贵又得看人脸色。
现在印度和俄罗斯的石油协议越签越长,从月供300万桶到日供50万桶,连S-400防空系统的尾款都结清了。双边贸易额从2021年的130亿涨到2025年上半年的680亿,这速度比火箭还快。中国在这事儿里可没少使劲,俄罗斯铝产品现在三分之一都卖给中国,2025年前五个月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铝材同比涨了56%。中国不仅买成品,还帮着建生产线,西伯利亚那座氧化铝厂就是中俄合作的结晶。
美国那边可不乐意了,对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加征关税,税率从25%涨到50%,还嚷嚷着“资助俄罗斯军事行动”。印度外交部直接怼回去:“欧洲还偷偷买俄罗斯能源呢,凭啥说我?”中国倒没受影响,美国不敢动中国,怕全球石油市场乱套。
这事儿我琢磨着挺有意思。俄罗斯用卢比在印度买原料,加工后卖给中国;中国买成品,同时帮着俄罗斯建厂;印度赚了外汇,还顺带提升了本土产业。卢比从“废纸”变成了能流通的硬通货,俄罗斯的外汇压力也缓解了。这不就是典型的“各取所需”嘛!
不过话说回来,这事儿也有风险。欧盟威胁要禁俄罗斯铝产品,美国还在那儿盯着关税不放。但俄罗斯早有准备,在波罗的海沿岸投了48亿美元建新厂,2028年投产年产能240万吨,到时候对进口的依赖能少一半。印度这边也没闲着,一边跟俄罗斯续签石油协议,一边重新谈自由贸易协定,调整全球供应链布局。
说到底,这事儿就是大国博弈里的经济账。俄罗斯要突破制裁,印度要平衡外交,中国要稳定供应链,三方各有各的小算盘。但最关键的还是资本得流动起来——光憋在账户里可生不出钱,得转起来才能生钱。
现在看这架势,中俄印三边的贸易循环是越转越顺了。卢比回流不是终点,是新的开始。未来这国际经济格局怎么变,还得看这三家怎么舞。不过咱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,这种合作能不能让咱买到更便宜的商品,日子过得更舒坦点儿。
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要是换做你们,觉得这种合作模式能持续多久?或者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?咱一块儿聊聊,说不定能碰出点火花呢!
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
比较好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